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壮美广西>

谭晨江:从毛南族“顶卡花”到复兴号“中国红”

2025-02-07 09:36

来源:中国网广西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今天客人到毛南,男女老少喜开颜,我们欢歌打祥鼓,朋友情谊传千年”国铁南宁局南宁客运段毛南族列车长谭晨江倚着车窗,哼着毛南族《迎客歌》,望向车窗外的美景。今年,是她首次乘坐自己值乘的复兴号列车回乡过年。

毛南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全县毛南族人口6.49万人,约占全国毛南族人口的70%。

谭晨江是环江县水源镇上南村人,是一名地道的毛南族姑娘,毛南族最具特色的,要数女性别在头上的花竹帽,这是毛南族服饰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毛南语也叫作“顶卡花”,意为“在帽底编织花纹”。

谭晨江从小就有一个要走出大山,成为高铁乘务员的梦。从头戴“顶卡花”到复兴号“中国红”,谭晨江经过层层考核和竞聘,于2015年实现了儿时的愿望——成为全村第一个在铁路工作的人。

十年磨砺,她以精湛的业务技能和热情服务态度成为贵南高铁首发列车列车长,一度成为关注焦点。

谭晨江在高铁上为乘客提供贴心服务。(曹烁  摄)

“回想90年代上南村的路况,那时山路崎岖,交通不便。我们毛南族群众祖祖辈辈生活在深山之中,走出家门往返一趟往往是风尘仆仆,满身泥泞,乡里乡亲也主要靠在建筑工地打零工和把蔬菜担去县城卖的微薄收入勉强度日。”上南村村民谭能强(化名)介绍,上南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等扶贫政策后,村里村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上南村迁移安置居民多达2000多人。

现在,原村民居住的40个自然屯现已无人居住,村民们陆续迁移到了洛阳镇古昌村、思恩镇陈双村及思恩镇肯福经济场,家家户户由原来的木板房变成了楼房,实现了从村民到宜居居民的转变。

高铁沿线,山乡巨变。(曹烁  摄)

贵南高铁全线开通后,河池市建成了“高空、高铁、高速”的现代交通网络体系,推进了“以旅兴农、以农促旅、农文旅融合”的互惠共赢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便捷的交通体系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沿线地区注入了源头活水。

回想贵南高铁首发列车值乘,谭晨江感慨万千:“贵南高铁没有开通前回趟家至少要6个多小时,现在1个多小时就能到家吃上妈妈做的饭,幸福感满满!”“每到小年,家家都要做豆腐、包豆腐圆子,村民们聚在一起包粽子、捏糍粑,餐桌上摆满了鸡、鸭、烤猪等,祈愿来年五谷丰登,硕果累累。”谭晨江介绍说。

如今,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当地政府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水源镇上南村硬件设施得到了全面升级,文化传承也绽放新活力。从此,山不再高,回乡的路不再遥远,环江县经济步入了发展快车道,毛南族人民生活也越来越富足。(文:赵剑   来源:国铁南宁局南宁客运段)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