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保持全区领先地位
1月23日,南宁市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在南宁举行。
近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工作,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自2023年南宁市获批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以来,相关工作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一是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再提升。2024年,南宁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实现九连升,达32.75%,持续保持全区领先地位,超全国平均水平;孕产妇死亡率为5.59/10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23‰、2.12‰、3.11‰,低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创历史新低。南宁市获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国家试点城市,“县乡一体、管办分离”的上林经验、“城市医疗集团一体化管理”的三塘模式,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表扬肯定。
二是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再升级。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南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横州市中医医院、马山县妇幼保健院以及5个县域医疗次中心等项目先后投入使用,全市婴幼儿照料中心、广西特殊儿童医学康复中心等项目顺利推进。健全146个南宁市院前急救站点,实现全市城乡“一体化”管理,平均应急反应时间位居全国前列。便民惠民措施落地见效。打造“南宁云医院”,开展线上诊疗、延续护理、康复护理等150多项服务。
三是强化公立医院管理水平再提质。加强顶层设计。持续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先后出台“乡聘村用”“县聘乡用”“市聘县用”等政策,全市基层医疗机构高级职称人数1075人,同比增长19.58%。加大人才引育。2024年,全市卫健系统引育博士研究生94人,引进知名专家团队32个,与暨南大学合作共建博士培养点;专科能力提升。新增“国字号”重点优势特色专科5个,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2个,获批2024年广西科技计划项目立项13项,自治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推动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
下一步,将进一步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因地制宜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以基层为重点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全力打造边疆民族地区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南宁样板。
据悉,2023年,南宁市成功获批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获得中央资金5亿元支持,项目实施周期为2023年至2025年。项目主要聚焦三个方面,设置15个子项目,其中,在提升市县医院诊疗能力方面,安排子项目12个,重点建设呼吸、生殖、心脑血管、传染病、精神心理、中医、朱琏针灸、儿童康复、母婴安全等市县医院专科;在加强智慧医院建设方面,安排子项目1个,重点完善区域健康信息平台;在控制费用不合理增长方面,安排子项目2个,重点实施医防协同、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示范项目实施以来,项目在体制机制改革、优质资源下沉、不合理费用控制等关键环节集中发力,取得初步成效。(黄何清韵 来源:南宁市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