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力争2027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超300亿
12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壮;柳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党委新闻发言人甘毅;柳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副市长潘展东,介绍柳州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有关情况。
据介绍,柳州市围绕服务自治区“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
柳州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优势,持续打造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广西高端工程装备实验室等创新平台。
截至目前,柳州已建成院士工作站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超过100个,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7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自治区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8家,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6家。持续放大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效应,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23.7万人,技能人才总量达到62.3万人。
在新兴产业方面,柳州市继续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壮大三年行动,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向新兴产业集聚,重点加快发展智能终端及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等“新三样”产业,力争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着力做优布局、做大规模、做高能级、做强竞争力。
柳州将实施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六百工程”,培育引进100家优质企业、开发生产100个创新产品、成立100亿元产业基金、开发100个应用场景、建设100个新基建项目、打造1个以上100亿级龙头企业,力争到2027年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加快将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打造成为新支柱产业。
加快构建新能源全产业链,大力推进阳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赛克瑞浦电池系统等项目建设,加快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力争到2027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达300亿元以上。大力推进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支持柳钢集团深挖稀有气体产业价值链,推动头部企业扩链建圈,延长产业链价值链,提升核心竞争力。
突出制造业协同发展。推动汽车、钢铁、机械等产业联动发展,支持柳钢集团与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等汽车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实现汽车用钢在材料端和应用端的双重突破。突出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支持鼓励制造业龙头企业研发设计、商贸物流等业务向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突出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加强与区内外城市产业合作,特别是强化与沿海城市合作,把柳州的产业优势与沿海城市的运输成本优势优化配置,形成产业合作共赢,为广西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文:沈丽丽 来源:柳州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