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赞成我们镇以轻纺产业为主的庭院经济发展方向,一来可以有效利用庭院,二来可以在‘家门口’做工,两全其美……”在广西浦北县北通镇佛新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民情沟通会上,围坐在一起的人大代表们正围绕着发展壮大庭院经济激烈讨论着。
近年来,北通镇依托服饰加工、编织、荔枝、黑黄皮、茶叶、蜂蜜等特色产业资源优势,深化浦北县“园区+车间+庭院”产业发展思路,探索“小庭院+种植养殖”“小庭院+轻纺车间”“小庭院+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庭院经济成为了北通镇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北通镇人大紧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的主线,通过在产业链上建设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履职聚在产业链上,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创新实践,让“小庭院”实现了“大增收”。
广西亿达服装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展厅(亿达服装公司提供)
“今年,北通镇庭院经济快速发展,为了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产业发展情况的分析,我们各片区人代表联络站聚焦‘美丽庭院’、‘轻纺庭院’、‘蜜语庭院’等产业链重点,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在见微知著中及时掌握产业发展实情,在群策群力中找准庭院经济发展方向。”北通镇党委书记、佛新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温国霖表示,“2024年,北通镇人大代表深入亿达服饰车间、纯蜜岛养蜂专业合作社、九梅麓乡村旅游示范村、石祖花果田园等具有代表性的15家轻纺企业、3家种植养殖基地、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开展了视察调研,‘察’到了北通镇发展庭院经济的实情。”
北通镇人大代表深入乡村开展庭院经济产业视察调研(陈彦芳 摄)
代表建议聚在产业链,“提”出关键
年初,北通镇人大代表在深入群众走访调研中,结合北通镇服饰加工从业人员多、就业需求大、轻工产业园区未建成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开展“让企业回乡”“让妈妈回家”行动的意见建议,广招服饰加工企业以“车间+庭院”形式到北通镇创办车间,动员远在中山小榄镇务工的纺织工人返乡就业。经过广泛调研和摸底,镇党委、政府采纳了该建议,镇领导、镇人大代表先后赴中山、广州、佛山、东莞、桂平、玉林等地区开展招商考察11批次,邀请企业到北通考察5批次,招纳服饰产业生产车间21家,累计122家,年产值超5.5亿元,共带动46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据了解,2024年,北通镇人大代表通过召开民情沟通会、联系选民、上门入户走访等方式,收集群众在发展服饰加工、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庭院经济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22条,均被镇党委、政府采纳,切实为产业发展献真策、出实招。
北通镇人大代表跟随县招商小分队赴广东招商考察(浦北县人大提供)
代表服务聚在产业链,“解”真难题
“石祖花果田园今年争创五星级乡村旅游区,9月份进行验收,急需修缮、建设庭院设施,人大代表们上下对接镇、村有关部门,帮我们解决用地、用电、用水、施工等问题,终于成功通过验收。”北通镇那新村花果田园负责人李艺感激地说道。北通镇人大围绕赋能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将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放到庭院经济产业链上,搭建起企业、人大代表、职能部门“三位一体”沟通平台,及时收集反馈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受到辖区广大企业的一致好评。今年以来,北通镇人大组织代表先后走访企业65次,收集整理意见建议36条,助力解决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生产、销售等方面问题27个。
.
北通镇那新村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石祖·花果田园(黄廷国 摄)
代表创业聚在产业链,“联”助发展
北通镇人大充分发挥代表引领示范作用,鼓励引导人大代表带头发展产业、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带动农户务工增收,不断激发群众参与发展庭院经济的内生动力。
北通镇人大代表黄严对蜂农进行中华蜂蜜养殖技术指导。(陈彦芳 摄)
“浦北县是传统的中华蜜蜂之乡,我通过调研发现北通镇荔枝、龙眼、鹅掌柴等蜜源丰富,就把家里的庭院改造成了蜜蜂养殖加工一体化基地,我们生产的中华蜂蜜波美度高、香味浓郁、口感蜜甜,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北通镇人大代表、纯蜜岛养蜂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严表示,“我们也成立了纯蜜岛养蜂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78户,养殖中华蜜蜂9200多群,年产值330万元。”据悉,像黄严这样带头返乡创业的人大代表,北通镇有10余名,主要聚集在服饰加工、种植养殖、海笠帽、编织、农产品加工等庭院经济产业生产链上,比如,自治区人大代表叶忠胜在北通镇创办的“石祖·民宿”、石祖花果田园,年均吸引游客10万人;镇人大代表谢承鑫在那良村创办的鸿添竹帽厂,年销售额超800万元,带动群众就业超500人。北通镇人大积极实行人大代表联农带农,以产业为主体、人大代表带动、农户参与的联结方式,通过“代表+庭院+农户”方式推动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助力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黄廷国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北通镇人大供稿)
(责任编辑: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