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桥梁建设跨越发展:自主创新引领拱桥新跨越

时间:2024-09-04来源 : 中国网广西作者 : 谭雪飞、李雪芝、唐春梅、刘娜利

广西,这片广袤的八桂大地,山环水绕、千沟万壑。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多样的地貌形态,为桥梁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基础。从古至今,广西的桥梁建设经历了从简易到现代、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奋进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广西桥梁建设翻开了新的篇章,进入迅猛发展期。

image.png

1969年建成的柳沙线斗江桥。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发展中心 供图

早在先秦时期,广西先人就开始搭建简易的桥梁,拉开了桥梁建设的帷幕。随着历史的推移,广西的桥梁建设技术不断进步,桥梁数量也不断增多。到了明清时期,广西的建桥技术和工艺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据清代嘉庆五年《广西通志》记载,当时广西各地比较重要的桥梁已有1007座。

image.png

桂林解放桥。莫寒琳 摄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西桥梁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资金来源的多渠道以及施工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广西公路桥梁建设进入了迅猛发展期。据统计,仅1991年至2009年间,广西公路桥梁数量就从5587座增长至1.4万余座。

image.png

扶典口西江特大桥——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广西交通设计集团供图

进入21世纪,广西更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持续掀起交通建设热潮。这一时期,桥梁工程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设计水平、质量水平、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相继建成了一批安全、美观、耐用的桥梁,如扶典口西江特大桥、相思洲大桥、平南三桥、天峨龙滩特大桥等。这些桥梁不仅深刻改变了广西的地理空间结构,让无数天堑变通途,更成为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纽带。

image.png

平南三桥——“2018-2023十大最美桥梁”。广西交通投资集团供图

在桥梁建设领域,广西尤其以拱桥的建设而著称,被誉为“拱桥之乡”。广西的拱桥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前列,且不断突破科技瓶颈,刷新世界纪录,引领世界拱桥实现跨越发展。

1968年,以郑皆连院士为代表的桥梁建设者提出了无支架施工搭建拱桥的大胆设想,并研发出了钢丝绳斜拉扣挂松索合龙工艺。这一技术创新在全国引起了轰动,并迅速在全国推广。从此,广西桥梁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中国修建拱桥最多的省区之一。

image.png

平南相思洲大桥——广西最大跨度对称组合梁斜拉桥。广西交通设计集团供图

此后,广西桥梁技术团队不断创新,相继研发出了千斤顶斜拉扣挂悬拼架设技术和千斤顶斜拉扣挂连续浇注拱肋外包混凝土技术等先进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广西在拱桥建设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image.png

天峨龙滩特大桥——世界最大跨度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广西交通投资集团供图

2020年,主跨575米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平南三桥又一次刷新了拱桥跨径纪录,成为中国桥梁的“新名片”。这座桥梁的建设不仅攻克了多项技术壁垒,还开创了不良地质条件下修建大跨径拱桥的先河。同时,桥梁技术团队还研发了膨胀收缩可控的管内混凝土材料及灌注方法,克服了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最大质量瓶颈。

2024年,世界首座跨径600米级的混凝土拱桥天峨龙滩特大桥建成。作为新的“世界第一拱”,天峨龙滩特大桥主跨跨度更大、科技含量更高、建设费用更省、后期维护更便捷、建设方式更环保、“产学研”合作更本土化。这座桥梁首次明确劲性骨架拱桥应采用容许应力+二类稳定极限承载力结构分析方法,为大跨拱桥设计提供了新范式。此外,桥梁技术团队围绕跨拱桥拱肋吊装、外包混凝土浇筑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掌握10余项超大跨径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系列核心关键技术,拱桥施工工艺实现新跨越。

如今,广西已经在山川河谷间架起了3万座形态各异、类型丰富的公路桥梁,逐步形成了以大跨径拱桥为标杆、多种桥型并举的格局。这些桥梁不仅为广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成为了中国桥梁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谭雪飞、李雪芝、唐春梅、刘娜利  广西交通厅供稿)

(责任编辑:曹洋)
文化旅游 Cultural Tourism
文旅东盟 Guangxi & AS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