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文明足迹 筑牢自信根基—桂林平乐考古发现、研究与求索

时间:2022-06-13来源 : 中新网广西作者 : 余和登 石丽梅

6月9日,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广西桂林市平乐县举办“文明足迹—平乐县考古故事”讲座;6月11日,由广西文物保护与研究所、桂林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中心、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平乐县委宣传部主办的“文明足迹—平乐县考古发现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平乐考古发掘与公共考古月开幕式”在该县举行。

6月9日,平乐县委书记周政英与该县领导观摩“寻找平乐足迹”发掘文物。刘凌  摄

6月11日,文明足迹—平乐县考古发现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平乐考古发掘与公共考古月开幕式。苏桂  摄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考古研究室主任何安益介绍:“根据考古发现和研究,平乐鸡母岩出土了晚更新世人类牙齿,据此在12万到1万年之前,这个历史说明了桂林市平乐县历史悠久,至少有万年以上。”

历年来,通过广西工作队在平乐开展文物普查、遗址调查和抢救性考古发掘,以及留存的大量文物古迹,探寻平乐从先秦文明(人类起源、史前文明、“方国文明”)、汉晋时期汉越文化融合(国家统一)、“海上丝绸之路”延伸的文明足迹,深度挖掘平乐的人类发展史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作为岭南一隅之地的平乐,是中国疆土重要组成部分,其万年历史成就,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见证了岭南之地从野蛮走向文明,见证了中华文明之光闪耀南疆,并延伸了中华文明历史轴线,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积极的贡献。

6月11日,文明足迹—平乐县考古发现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平乐考古发掘与公共考古月开幕式上游客在观展板。黎东园  摄

6月11日,文明足迹—平乐县考古发现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平乐考古发掘与公共考古月开幕式直播中何安益与主持人向网友介绍平乐考古故事。苏桂  摄

《文明足迹—平乐县考古发现》宣展,从中可见平乐文明从星星之火发展至燎原之势。从考古遗存角度,以一隅之地视角,以小而全的出土文物,叙说平乐历史故事,讲述平乐从蛮荒蒙昧时代走进文明社会,从万族林立走向民族融合,从多元走向一体,从对立走向交融,从割据走向统一。是平乐历史轴线的延伸,是中华文明内涵的体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以此增强平乐人民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历史自信。

近年来,平乐县加快打造“工业强县、文旅强县、农业强县”,通过讲座学习,凝聚起更多平乐人民的民族共识、文化共识、历史共识、发展共识。勤劳奋进的平乐人在发展中保护文物,在保护中合理利用深厚历史底蕴文化促进发展,让历史文化与现代发展交辉相映,汇聚成更强大合力,助推平乐社会经济高质量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平乐力量。

平乐县委书记周政英表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平乐发展文旅产业的巨大财富,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坚持科学规划,深入挖掘平乐历史文物的丰富内涵,合理开发利用,推动全县文旅产业高质量跨越发展。(完)

(编辑:覃逸霏  责任编辑:覃逸霏)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