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蚕孵化后,要提供鲜嫩的桑叶;一次脱皮后要喂较老桑叶,让蚕摄入足够的纤维素用于吐丝……”6月6日,在靖西市岳圩镇时安村“农家课堂”,该市桑蚕产业专家赵潇用当地话向蚕农传授养蚕技巧。
接地气的教学加上现场实操示范,深受蚕农欢迎。时安村蚕农梁正贤今年种植桑树40亩,他说:“通过培训,我有信心把蚕养好,今年蚕茧收入预计能达20万元。”
靖西市依托现有“国门党校”、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资源开设农家课堂,选聘乡土人才、致富带头人等担任授课教师,通过“口耳相传、手手相授”的培训方式,提升群众发展能力。
在开展农家课堂过程中,靖西还将种养技术培训和讲党史、感党恩、文明新风等活动相结合,让群众“富口袋”的同时“富脑袋”。通过老党员讲党史、致富带头人讲述创业故事、道德模范讲凡人善举等形式,让农家课堂更接地气,让群众乐学、易学、爱学,培育了乡风文明,展现了基层新气象。
“产业延伸到哪里,农家课堂就开到哪里。”靖西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陆长何说。截至5月底,该市已通过各类农家课堂开展种养实用技术培训341场次,受益群众超过1万多户。在农家课堂助推下,靖西市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市优质稻种植面积17.5万亩、柑橘种植面积15.3万亩、烤烟种植面积5.44万亩、蚕桑种植面积18.2万亩,生猪存栏11.74万头。(记者 韦鹏雁 通讯员 赵福播)
(编辑:覃逸霏 责任编辑:覃逸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