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下基层进校园 文化惠民暖人心

时间:2022-05-27来源 : 南宁日报作者 : 潘浩

原标题:“艺述”邕城之美(六)

戏曲下基层进校园 文化惠民暖人心

5月21日,由市人民政府主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2022年南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文化惠民工程“送戏下基层”首场演出在东盟盛天地拉开序幕。当天的演出充分利用东盟盛天地的场地优势,创新性地以“文艺演出+沉浸式演出”的形式开展,进一步扩大“送戏下基层”的人群覆盖面,进一步聚集、提升商圈人气,为商圈赋能。

2020年“送戏进校园”在广西财经学院举行专场演出。(市艺术剧院供图)

近年来,南宁市以文化惠民工程“送戏下基层”“送戏进校园”为载体,组织专业文艺表演团体,以“红色文艺轻骑兵”的形式进企业、进乡村、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从2009年至2021年,累计开展“送戏下基层”演出4036场、“送戏进校园”演出1124场,惠及观众234万余人次,满足城乡群众就近享受文化服务需求,形成“不设门槛、不问城乡、贯穿全年、覆盖全市”的文化惠民新局面。

2021年“送戏进校园”演出获广大师生追捧。(市艺术剧院供图)

“送戏下基层”人民在的地方就是舞台  

“人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心;生活在哪里,哪里就是舞台。”南宁市的“红色文艺轻骑兵”迎风雨、冒寒暑,长期在首府南宁的山山水水中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将文艺送到人民群众的家门口。每一名演员都是“一块砖”,无论是“唱念做打”,还是扛道具、拆装舞台设备都是一把好手。我市还将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梁素梅,国家一级演员、广西粤剧第一小生黄俊成,国家一级演员潘春竹、赵海峰,首席舞蹈演员张旭、覃雨、王雨竹,优秀青年歌手韦誉、银悦西等主力演员配备到“送戏下基层”演出的队伍中,为首府群众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

2022年“送戏下基层”在东盟盛天地下沉广场的精彩演出,吸引众多市民观看。本报记者 潘浩  摄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在“送戏下基层”的过程中,为充分把握好人民对文艺的多层次需求和多样性需求,把握好人民不断向前发展的新需求,市属文艺院团不断创新演出内容和演出形式,紧扣重要时间节点,精心策划,融汇了歌舞、器乐、戏曲、小品、曲艺、魔术等艺术种类,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雅俗共赏的精品节目传遍千家万户。

在东盟盛天地花街,2022年“送戏下基层”情景演出《孔雀》《东南亚风情秀》与市民零距离接触。本报记者 潘浩  摄

“送戏下基层”按照“打造多元文化大餐”的思路,充分发挥专业院团的编导优势及节目优势,以个性化的“菜单”服务为人民提供了丰富精神食粮。主动将演出时间同当地的节庆活动、民俗活动等相结合,根据当地的要求,选取对应的节目内容进行展演展示,营造喜庆、热烈的文化氛围。同时,邀请当地的文艺队、演出团队、在校师生积极上台展示,与文艺队员、在校师生等进行交流、互动,传授歌舞乐、戏剧曲艺等方面的知识,激发群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与此同时,紧密结合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方针和宣传方向创排、演出节目,弘扬主旋律,突出正能量。在地方戏曲传播方面,坚持“演、教、展”三位一体,将“送文化”与“种文化”有机融合、互为促进。演出还设置知识问答环节,将“播送先进文化”与“激励群众参与”建立深度关联,将“健康南宁”“扫黑除恶”“垃圾分类”“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安全生产”“卫生健康、防艾知识”“禁毒”等内容融入其中,提升宣传效能。

“送戏进校园”将文化传承的种子播进校园

以提高文化惠民的实效与覆盖面为目标,我市“送戏进校园”项目“儿童剧、卡通剧进学校”活动以生动可感的戏剧艺术形式,为当地的学龄儿童提供了零距离感受艺术魅力的机会,有效开辟了以戏剧关爱儿童、发展受众的新路。对极少接触儿童剧、卡通剧演出的乡村孩子来说,我市专业艺术院团下乡演出的日子就像过年一样,演出过程中,孩子们为了不耽误观看,上厕所都一路小跑,遇到下雨,孩子们即便是披着雨衣、打着伞也要看完演出,演出结束后,孩子们久久不愿离场。这说明活动不仅走进了校园,也走进了孩子们的心坎里。

“儿童剧、卡通剧”只有结合青少年受众特点量体裁衣,才能激发共鸣,受到欢迎。市属文艺院团通过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人物形象以及趣味横生的故事情节,引导孩子探索世界,感受艺术之美,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肯定,他们认为,生动幽默的儿童剧、精品剧目比照本宣科的教育更吸引人,能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孩子的心灵,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传播地方戏曲艺术,提升高校学生的艺术素养,我市以普及戏曲艺术为主旨,增设“传统戏曲、精品剧目进高校”活动,组织市属艺术院团到驻邕高校演出,利用戏曲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有效增进了青年学子对传统戏曲艺术的认知与认同,推动地方戏曲青年受众的培育。

为确保“传统戏曲、精品剧目进高校”活动取得预期效果,市属文艺院团精选大型粤剧《目连救母》、大型邕剧《玄奘西行》、舞剧《妈勒访天边》《刘三姐》、话剧《大山壮歌》等精品剧目以及广西唐人文化爱乐乐团2021进校园音乐会、交响音乐会“走进校园”进行演出,通过艺术沙龙和剧目演出两大活动,既让青年学子欣赏到高水平的精品舞台剧目及高雅的音乐盛宴,又能通过艺术沙龙,让学生们近距离和戏曲艺术家对话交流,体验艺术精髓。

“传统戏曲、精品剧目进高校”给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难得机会,也为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青年学生是戏曲传承发展的生力军,“传统戏曲、精品剧目进高校”是传承弘扬戏曲文化精髓、推进戏曲艺术振兴发展的重要推手,有助于激发青少年学生对戏剧艺术的兴趣与热情,在青少年心里留住传统文化之根,助推本土戏剧持续发展。(记者 潘浩)

(编辑:黄晓敏  责任编辑:覃逸霏)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