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近年来,巴马瑶族自治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依托生态资源禀赋,强化工作举措,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助力乡村振兴。
优化大健康产业发展布局。部门联动,对大健康产业发展常态化抓指导、抓落实、抓督导、抓推进。依托区域发展大健康产业生态资源优势,完成《巴马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围绕健康食品、健康服务、健康科技三个核心业态,结合区域实际,着重发展天然饮用水、长寿食品、健康医养、精品体育、会议会展、生物科技、特色医药等七大产业领域,构建大健康产业体系,完善大健康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巴马先后投入了19.29亿元健全完善康养文化旅游基础设施,赐福湖、水晶宫、百魔洞、仁寿源、红色西山等核心景区品质得到全面提升。扎实推进新型长寿康养乡村振兴示范带、红色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示范带、现代农业乡村振兴示范带、工业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推进“长寿巴马”田园综合体建设,推动大健康产业多元化聚合发展。
加快大健康产业项目建设。成立大健康产业工程指挥部,组织实施“重大项目星期五推进日”行动,落实重大项目“四个一”包干负责机制和“五个一”工作制度。近年来,扎实推进巴马赐福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巴马瑶族自治县乡村振兴一期项目—巴马基金数字小镇一期工程(创新互联网先行区)、广西巴马国际颐和康养城、巴马县高端康养综合体项目、长寿食品加工标准厂房等一批重大康养产业项目建设,目前已建成华昱百魔洞生态养生度假区、中脉国际养生都会、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集散中心、世纪养生园、仁乡洞天福地景区等一批重大项目,总投资近42亿元,仅2021年巴马大健康产业重点项目共19个,投资8.342亿元。
搭建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平台。抢抓粤港大湾区、东西部协作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搭建大康养产业合作平台。先后出台《巴马瑶族自治县优惠政策汇编》《深圳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巴马)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招商引资办法和政策,在用地、财税、行政事业性收费、用电等方面提供支持,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巴马大健康产业。出台“三企入桂项目落实”行动方案和“行企助力转型升级”行动方案,与腾讯集团、华侨城集团、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等100多家大型企业及机构,探讨大健康产业发展合作计划,签订了涉及长寿食品、健康医养、旅游、大数据等多个领域合作协议。目前深圳华为、深圳1979、深鹏集团、华侨城集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68家企业相继进驻巴马,投资大健康产业项目116个,计划投资额达756.9亿元。
推动大健康产业提质升级。依托“深巴实验区”和广西大学研究生院巴马分院,深化与国内外科研院校的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建成香猪资源开发、生命技术、益生菌等7个大健康产业科技工程中心。充分发挥养生论坛会展的带动效应,举全县之力举办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国际论坛(巴马论坛),以“巴马论坛”—巴马华大健康长寿研究院、巴马数字健康小镇等为平台,加快推进数字小镇、中国—东盟(巴马)大数据云计算基地等项目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与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旅游胜地”建设。目前,巴马共有长寿养生食品生产经营16家、饮用水企业16家、特色长寿食品13家,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2个、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4A级景区5个、3A级景区4个、四星级酒店2家、三星级酒店6家、非星级住宿单位491家,成功申报注册涵盖45个类别的“长寿巴马”全类商品和服务商标,大健康产业项目不断提质升级。(完)
(编辑:黄晓敏 责任编辑:黄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