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傩戏非遗传承人陈亚弟

时间:2022-02-11来源 : 南宁晚报作者 : 方朝明

原标题:100个南宁人的100张南宁面孔——

陈东傩戏非遗传承人陈亚弟

陈东傩戏非遗传承人陈亚弟(左)在排练节目。方朝明  摄

傩文化艺术,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  

南宁傩文化艺术,是地方居民及村民群众参与的传统民间艺术活动,已列入南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宁傩祭活动中的师公戏(舞)表演,诙谐、滑稽、逗趣,娱乐性极强,《打草》《八娘过渡》《大花王》《大酬雷》是颇受百姓喜爱的传统剧目。师公戏最初源于民间法师道场,是民间百姓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在生产劳作中创造的歌舞。

古傩戏传承弘扬南宁历史文化  

陈东村古傩戏《大酬雷》,是师公傩舞的基本传统剧目,历史悠久。由西乡塘区陈东古傩文化艺术团组织编排的《大酬雷》,被纳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中国首届社区艺术节比赛中荣获金奖。

位于西乡塘区的陈东村,作为南宁历史悠久的文化名村,除了保留有成片明清时期的古村建筑群,还一直保持着古朴、传统傩文化的演绎形式。  

1899年,南宁第一个师公班“双凤彩”组成,南宁师公团体应运而生。在陈东村,每逢农历正月至二月初二的“春傩”日,当地农民都举行“年例”酬雷求雨的祭祀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农作顺利。

南宁平话师公戏是广西师公戏重要的一支,其中古傩戏《大酬雷》是师公歌舞的历史文化遗存,成为傩文化的“活化石”。它的表演程式、舞台美术以及其中的文化内涵,对于傩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传承弘扬南宁历史文化有着重大作用。  

“傩戏世家”精彩演出反响热烈

陈亚弟(又名陈建民)出身“傩戏世家”,今年56岁,是陈东傩戏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陈东村共有村民2000多人,靠近邕江,舟楫便利。陈亚弟的祖父陈道生、父亲陈有贵均为早年村中的“师公班”。现村中的陈氏古宅,即为陈家祖屋。每逢村日,陈东村都要举行祭祀活动和傩戏演出。从小耳濡目染,陈亚弟15岁就开始跟随傩戏“班头”陈友照、陈达阶、陈同三学艺,熟练掌握傩戏的唱腔和表演技艺。如今,他是陈东傩戏的“班头”和传承人。

多年来,陈亚弟和村里的20多名乡亲组成傩戏演出团队,到十里八乡巡回演出,远近闻名。陈东傩戏最有名的是《大酬雷》,曾先后到深圳、香港、澳门等地演出,反响热烈,还代表中国民间文化团体到韩国进行文化交流活动。  

唱傩戏成三月初一重头戏

陈东村民俗丰富多彩,最热闹的农历三月初一的村日(类似“壮族三月三”)。每年到这一天,村民都会聚集到村中的三宝庙,举办“三三宝诞”村日节庆活动。祭祀观音、真武、大王,纪念始祖等。重头戏就是唱傩戏。  

陈亚弟是目前能全文传唱村日节庆傩戏的传承人。他在祖屋陈氏古屋即兴演唱。全文如下:

“正月立春雨水节,老幼穿衫去拜年。准备犁耙来耕种,农夫出岭使良田。二月惊蛰春分节,家家浸谷在塘边。手拿谷芽田边撒,秧苗上水涌涟涟。三月清明谷雨节,到处坟头插纸钱。人人拿肉坟前摆,三拜九叩烧纸钱。四月立夏小满节,姐妹相邀去耘田。你系耘来我耘去,禾根脚下起青烟。五月芒种夏至节,龙船鼓响在江边。男看龙船女包粽,黄茅包粽两头尖。六月小暑大暑节,六谷禾熟在田边。姐妹相叫去割谷,大家担得汗连连。七月立秋处暑节,洗台洗凳奉家先。迎接祖宗归屋拜,鸡鸭鱼肉满台前。八月白露秋分节,姐妹买饼拜团圆。一拜二拜东边月,三拜姐妹寿千年。九月寒露霜降节,重阳祭祖闹连连。子孙子侄大家拜,追宗念祖理当然。十月立冬小雪节,晚禾谷熟入仓完。寒冬十月无事做,准备犁耙去畧田。十一月大雪冬至节,准备柴茅就过年。冬天下雪真是冷,穿棉挂袍在身边。十二月小寒大寒节,大家共过平安年。街头人摆门神卖,除开旧去换新鲜。” 

人文底蕴深厚的陈东村

南宁傩戏产生在陈东村并非偶然,有其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据陈东村族谱记载,陈东村先民明代就在此定居,是狄青南征后的后裔,至今已有二十多代,历经“康乾盛世”,村民多说平话,家家会唱傩戏,堪称“傩戏之乡”。

陈东村是目前南宁市古民居、祠堂、碑刻保留较完整的古村落。村中绿树掩映,荷塘月色,乡风淳朴,私塾乡绅,群贤毕至。  

目前,村中有文物建筑陈氏古屋2座,花婆庙、三宝庙2座,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宗祠庙宇碑刻4块,道光年间牌匾3块(尚存“贡元钦命提督广西学政周学濬”一匾),古宅十数间。村中祠堂《乾隆辛卯年重建碑记》记载:“祖皆有功,宗皆有德,而功德之崇□(□为缺漏模糊字,下同),窃以为莫吾祖宗若惟然,则祠宇之设其来真有□可巳者矣。□故于前,虽创始之极艰,既巳有所不惜及□,庚寅之岁,祠貌微更諎祖□复□率而言曰:‘是宇不可无’,再建之功,佥曰:‘是正吾子孙报功报德之无尽者也。’于是各奋笔竞签并当塘二十,共得银壹百有奇,于是选良卜吉,鸠工庀材,扩堂基,增廊庑,经始花辰迄梅月而告竣,苐见临水,面山幽□秩□下固,上密竹茂松□,即诗人所咏无以加焉。”这是陈东村古风古韵,民风民俗的真实写照。

《大酬雷》是傩文化的“活化石”  

陈东村傩文化艺术团的《大酬雷》是一出经典的古傩舞,流传于以陈东村为中心的地区,以舞蹈的形式表现祭祀神灵和农耕生活,它以崇拜雷神的超自然力量和祈求风调雨顺的原始思维来酬神求雨,展现了先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原生态场景,具有“傩”风采多姿的文化元素和深厚的传统文化渊源。

《大酬雷》主要由5名男演员扮演五方雷神,一名男演员扮演宗师,一名女演员扮演日月神。有时为了演出效果会增加日月神的演员人数,变成由4名女演员扮演日月神,并配以4名男演员作为陪衬神。《大酬雷》的前半部分主要是表演雷神如何掌管人间风雨,后半部分主要是展现先民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前后两部分交织成一个整体,表现先民们对于雷神的敬奉以及雷神对先民们施以“风调雨顺”的回报。这一支古傩舞由宗师、日月神、五方雷共同完成,表演程式固定,分为上场、跳傩舞和下场三个过程,其中五方雷跳傩舞是主体部分,整个过程约半小时。  

《大酬雷》不仅是傩文化的“活化石”,也是南宁市的一张文化名片,成为各地举办文艺活动或者陈东村师公团受邀外出访问演出首先的演出剧目。《大酬雷》以古傩舞展现了一幅古老先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原生态场景,是南宁市民族文化的基本雏形,是不可多得的文化形态,是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朝明)

(编辑:韦青咪  责任编辑:韦青咪)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