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贵港市港北区中里乡六台村阜宝种养专业合作社的230亩油茶科普示范基地,漫山遍野的油茶林郁郁葱葱,工人正在对茶树进行修枝整形。该合作社理事长覃品初介绍,2021年油茶丰收,产油2000多公斤,产值近30万元。
“我们种的油茶果,经相关部门认证,富硒含量达到标准,富硒茶油价值更高。”覃品初介绍,油茶好不好,良种是关键。自2016年起,他便致力于引进广西林科院油茶良种开展油茶良种选育、培育。2019年,在贵港市科协和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邓萌伟的指导下建立油茶科普示范基地。每个月,邓萌伟都会到基地指导覃品初如何科学修剪树枝、施肥等技术。
“发展任何产业都需要科技的支撑。”覃品初说,油茶树要七八年才产果,因选苗对路,该示范基地种植的两个品种,在拥有总体高产稳产、抗病能力强、抗寒、抗虫等特性的基础上,苗木幼树生长更快。再加上管理科学,树与树之间疏密有度,受光良好,茶树挂果率更高。据介绍,想要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做好良种的适应性筛选很重要。如今,油茶果已摘完,现在主要是对茶树的病虫枝、枯枝、过密的交叉枝、重叠枝等进行整形修剪,通过修枝整形可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良好的树型有利于树体生长和果实质量提升,同时还要对油茶树进行定期施肥。
“油茶树有80年挂果期,子孙都可受益。”在贵港市科协副主席农荣贵眼中,油茶树能绿化荒山,成熟的油茶果可以制作茶籽油,生产保健品、化妆品;茶麸可提残油,萃取茶皂素……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贵港市科协主席陈日清介绍,2021年,该市持续打造科普品牌,开展“科协大讲堂——党建引领百名科技志愿者进乡村”活动,计划组织100场,至今已组织80多场,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该市“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工作硕果喜人,推荐的7个项目获评“2021年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和广西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单位,获得上级扶持资金156万元。目前,该市有12个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在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应用示范,推广成套化、标准化技术方案,成为推动地方产业振兴与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记者 唐正芳 通讯员 易舟琴 梁惠燕)
(编辑:韦青咪 责任编辑:韦青咪)